学校简介
雅周镇成人教育中心校创办于1983年,2007年挂牌成立雅周镇社区教育中心校。第一任校长林光炳同志带领全校教师艰苦创业、勤俭办校,以全新的工作思路和闻名全省的办学特色,为学校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接下来的曹稳根校长、薛玉琪校长、许亚东校长继续拓宽成人教育办学思路,巩固发展职业教育阵地,不断扩大办学规模。98-99年,由于受全国职业教育市场疲软的影响,学校暂时停办了职业高中班,校长林发俊同志及时调整学校工作思路,转移学校工作重点,确立了“以特色创建为主题,全力推进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的办学宗旨,取得明显实效。现任校长汪军文同志以劳动力培训转移、社区教育和农村家庭文化建设为抓手,为构建社区居民终身教育体系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几份耕耘,几份收获。在县、镇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经过成人校全体教职工的不懈努力,雅周镇成人教育中心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农村重点成人教育中心校”、“南通市特色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江苏省乡镇燎原广播电视学校”、“江苏省扫盲先进单位”、“南通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海安县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先进集体”、“海安县五星级电教播放点”,多次被评为市、县级“先进集体”和“文明单位”,并连续8年在全县成人教育年终事业评估中稳居第一,在全县乃至全南通市成人教育系统都享有很高的办学声誉。简要概括学校办学特色的创建过程,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以人为本,努力实现师资管理立体化 雅周镇成人教育中心校作为省重点成人校,目前有本科生4人、专科生4人、中学高级教师3人。同时,学校还拥有一支有50多人的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其中汽车修驾专业学校24名教练全部持证上岗,老干部大学12名聘任教师个个资历深厚、人人都有专长,电脑培训班和服装培训班专任教师都具有很强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面对这样一支专兼职教师队伍,中心校坚持采用以目标激励、公平激励、责任激励和情感激励为主体的立体化管理模式。近年来,教师群体的凝聚力、向心力进一步增强,从常规管理到其它教育管理领域均有明显绩效。校园整洁,布局合理;教师职责明确,各尽其能;办班办学秩序井然,运转有序;校领导和教师之间民主和谐,共同进步;教师群体科研气氛浓厚,所承接国家级、市级和县级课题均有研究成果。学校教师在《中国农村教育》、《职教通讯》、《山西成人教育》、《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等国家、省级杂志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20多篇,同时还有多篇农村成人教育专业论文在教育部主办的“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上发表。
二、资源联动,努力实现办学条件现代化 中心校在镇教育管理办公室的支持下,一方面坚持从实际出发,以够用为度,通过对原中心园的翻建整修,学校现占地面积近2000平方米,完成建筑面积1024平方米。学校采用“基地共建,资源共享”的工作思路,由所隶属的老干部活动中心、汽车修驾专业学校、电脑培训中心、缝纫专业班、人大基层代表活动点、家庭文化协会活动点等多家协作办学单位共同投入,合作改善办班办学条件。通过努力,学校现已拥有标准教室5个,校长室、教师办公室、接待室、阅览室、电教室、微机室以及健身房一应俱全,设施到位。校园内绿化布局合理,环境优雅。为了适应学校主体专业班的迅猛发展,成人校所属海安县汽车修驾专业学校积极拓展延伸点,于2003年上半年又在海安镇新建了近16亩汽车驾培训练基地,目前基地内各项配套设施已基本到位,培训情况良好。
三、统筹兼顾,努力实现培训科目多样化 中心校目前已初步建成以成教为核心的集党校、老干部大学、人口学校、汽车驾培中心、电脑培训中心、服装培训中心、社区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等“十位一体”的乡镇成教中心网络。针对我国转型期农村发展的新特点,近年来,成人教育中心校在全面开展各类宣传、教育、培训的同时,以汽车驾驶员培训、电脑培训和缝纫培训为龙头,紧扣农村新增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这一工作重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把培训与农业产业化、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专业化以及劳务输出等结合起来,走农科教合作化发展之路,培养出了一批量大质优的各类规格、各个层次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才,为“富民强镇”工程提供了直接有效的教育服务。使农村各类从业人员的培训率达到50%以上,农村基层管理干部、农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比例达到60%,全镇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56年,年递增达0.2年。 四、搭建平台,努力实现农村成教高位化 2003年上半年,中心校在翻建新校址的过程中,镇党委、镇政府领导及镇教育助理多次亲临学校基建现场,对学校整体规划及建筑质量等提出了许多指导性建议,为现在中心校合理有序的布局设施奠定了基石。2003年下半年,省教育厅督导室李世恺主任来校视察了有关办学情况,并在后来的多次市、县级成人教育系统会议上,对雅周镇成人教育中心校成教事业的发展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2005年,两次为南通市农村成人教育工作会议提供现场;2006年,又为海安县农村成人教育工作会议提供现场。中心校全体教职工坚持把各级领导的督查要求作为驱动学校发展的动力,坚持用高标准、高要求、在高起点上发展学校各项事业,用扎扎实实的工作,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回顾近年来的各项工作,中心校的全体教职工深切地体会到:只有紧紧扣住工作的关键点,牢牢把握工作的支撑点,迅速找准工作的突破点,农村成教工作才有可能真正体现时代性,真正产生实效性,雅周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这块品牌才有可能真正独具特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也才可能真正有为有位!
用户登录